如果說因為一場球賽或只是一顆球而喜歡某個球員,不知道這理由算不算鳥,然而我就是這樣喜歡小寶.....
去年亞職連續4天出來後援0失分實在是讓人難忘,而8局K掉趙東河的這一球更是烙在我心裡,原本是平肩側投忽然在關鍵時刻改成4/3近乎上肩的方式出手....感覺真屌~~
另外,前幾週忽然發現這位grop大的"統一喵"部落格(側邊有連結),以及這篇關於小寶的文章,看了真的覺得很感動,因此在經過同意後轉貼到自己家中,以下是全文:
來聊一下曾翊誠好了。
2000年中華職棒新人選秀,除了興農優先指名捕手施昭同外,統一以第一輪第一指名的順位選擇台北體院畢業的投手,1999年亞錦賽國手「小寶」 曾傑志,簽約金達到史上最高的五百萬新台幣,雖然這個記錄在2002年由蔡仲南的六百萬所打破,但當時台灣兩聯盟競爭程度所堆砌出來的簽約金 高度仍然令人咋舌。
曾傑志其實不是正規棒球科班出身,國小未參加少棒隊,國中雖然獲准進入棒球隊,其實身份以球僮居多,直至高中就讀於中華中學時方接受較為正規之棒球訓練,雖然起步較慢,但是他的手臂卻獲得良好的保護,沒有因為提早過度的使用而夭折。起步較慢卻能在高中畢業進入台北體院,證明他有著過人的天賦,加上健康的手臂,使他在就讀北體期間飆出 149km的極速,並當選過四屆國手,也難怪統一願意灑下大筆鈔票與他簽約。
頂著五百萬新台幣的簽約金與選秀狀元的光環,曾傑志的確有資格臭屁,他有多臭屁呢?比較不為人知的是他除了打棒球之外,日文程度不錯,據說是他原本覺得自己篤定會進入日本職棒所以在北體時先學起來放,以上八卦僅供參考。雖然第一年的曾傑志因傷而出賽不多,但是臭屁的印象卻也早已深植球迷心中,捕手漏接時「青」捕手,隊友漏接「青」隊友,投得爛卻把教練的叮嚀跟教誨當耳邊風,臭屁、不成熟、愛哭似乎成了他的代名詞,甚至有球迷戲稱他為「愛哭寶」。
2001年兄弟日籍洋將養父鐵在總冠軍戰力投四場21.2局,以二勝二救援帶領兄弟擊敗統一取得總冠軍,開啟第二次三連霸的序章。養父鐵除了高速的直球與銳利的指叉球讓中華職棒眾打者束手無策之外,以抖動左腳掌次數不同之時間差迷惑打者更讓球迷印象深刻。有人說要擊敗你敵人以前,必須先學習他的優點,所以隔年曾傑志學習養父鐵以抖腳方式來取得時間差,但是已經「走鐘」的投球姿勢卻大大地傷害了他的投球威力。
如果當年有觀察曾傑志的球迷,應該會發現他從春訓開始一直到球季中至少換了五種以上不同的姿勢,首先不論他是否對投球姿勢不習慣而一直做出修改進而影響到他的投球威力,他在某些投球姿勢上的重大缺陷卻讓他的力量無法獲得良好施放。以投球而言,自由腳在落地時應當落於軸心腳腳尖與身體中點延伸線左方一個腳掌左右(以右投手而言),使腰力不會因為旋轉不夠無法施放而影響投球品質。春訓時我已觀察到曾傑志落腳的地方幾乎都超過兩個腳掌,但是一直到四、五月這個問題仍然未改善,當時統一的投手教練謝長亨不是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甚至在他練投時實際畫出該條延伸線並規定他落腳的地方,謝長亨有在看的時候,曾傑志乖乖照著做,等謝長亨頭一轉開,曾傑志便又故態復萌。我當時有跟謝長亨討論到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是「沒法度啊,我又沒有辦法24小時盯著他」,其無奈可見一斑。
雖然謝長亨曾自豪球員時代從未聽從於任何一位投手教練的指導,但是當一位投手像謝長亨這樣可以保持著完美與流暢的姿勢並且持續投出 140km以上的直球與銳利的指叉球時,當然有資格說這種話,但是當連一個未受過正規棒球訓練的球迷都可以輕易看出曾傑志投球姿勢上的重大缺陷,加上他的直球從145km以上掉到136km以下,這樣還不接受投手教練的指導,如果再有任何迴護的話,就只能說心有偏袒了。
一直投不出身價的曾傑志,縱然改名為曾翊誠成績亦未見起色,於2003年春訓接受投手教練中本茂樹建議改練低肩側投,球速雖然下降但整體來說卻其實是有了進步。3月7日面對第一金剛,曾翊誠先發主投 7.1局只被擊出四支安打,可惜因為失誤丟掉兩分,吞下無自責敗,為他的2003年球季取得了好的開始,可惜命運總是愛捉弄人,一個禮拜後的 3月14日於新莊球場,統一出戰中信,曾翊誠於六局下一出局時,面對打者世川隆投出第二個球後跌倒在投手丘上,雙手抱著左腿哀嚎,當時猜想可能只是扭到而已,但是送醫檢查後發現是大腿骨折,雖然曾翊誠拿下該場勝投及單場最有價值球員,但面臨著選手生涯有可能終結,上天送給了剛要奮起的他一個最大的玩笑,而這個玩笑卻不是人人開得起的!
骨折之後的曾翊誠除了開刀打上鋼釘之外,面臨的便是漫長、枯燥、痛苦的復健過程,曾翊誠忍了下來,2004年 3月16日,同樣在新莊球場,同樣面對中信鯨,同樣是六局下一人出局,在經過了 368天的漫長等待之後,曾翊誠登板中繼!全場的歡呼,迎接著生命鬥士的歸來,對於曾經親眼看他跌倒在投手丘的我來說,再次見到他登板,心中莫名的感動實在難以用筆墨形容。受傷回來的曾翊誠,似乎變了一個人似的,該場比賽曾翊誠中繼 2.2局沒有失分,以幾近完美的表現向全台灣宣告:I am back!
更重要的是,他不再臭屁。
2005年4月5日,台南球場,由主場球隊統一迎戰來訪的客隊誠泰,五局上一人出局,二三壘有人,投手曾翊誠,打者陳元甲,兩好球後曾翊誠以滑球將陳元甲三振出局,捕手高志綱以為已經三出局,將球一丟人就往休息室跑,誠泰跑者作勢往本壘衝,曾翊誠緊急趕往本壘補位並將球撿起,這一分幸運地沒有丟掉。
如果是曾傑志,這時候應該是直接擺臭臉給捕手看了,可是曾翊誠沒有這麼做,他拍了拍高志綱的肩膀,安慰他說沒有關係。比賽結果如何我已經忘記,其實也不重要,這其實只是中華職棒大聯盟2005球季三百場例行賽的其中一場,但是這一幕卻讓我永生難忘,在電視前眼淚差點奪眶而出,這是曾傑志嗎?那個心高氣傲、投得一團爛卻又聽不進教練指導、跟隊友互動不佳的曾傑志嗎?
從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帶我去看棒球,第一場比賽是府城傳統勁旅復興國中迎戰來訪的某日本青少棒隊,印象中在那個尚未改建的塵土飛揚的台南球場,復興國中被海扁了十幾分,只靠零星攻勢取得兩三分,迄今亦有二十年左右的歷史了。如果讓我選這二十年來在棒球場上看過最感動的一幕,曾翊誠這一幕絕對毫無理由是第一名,即使不是在球場親見,自小崇拜的偶像「阿草」謝長亨引退儀式還只能排第二。
曾翊誠的故事,絕對有資格被寫為小說,甚至拍成電影。王勁力代言電影「心靈投手」只因為他是第一個打職棒的乙組出身球員,但是不要忘了,王勁力小學打的是士林國小少棒隊(並於電影「紅葉小巨人」中客串日本隊投手)以及華興中學青少棒隊,也就是其實他算是科班出身,但是心靈投手主角Jimmy Morris其實有打過職棒,1982年以高中畢業生之姿於新人選秀獲洋基隊第18輪指名但未加入,翌年成為釀酒人隊第一輪指名選手,爾後因為受傷開刀,1989年遭釋出,Morris去念大學並於畢業後成為高中老師,直至1999年才因為在測試會上投出驚人球速而重返職棒。相較於王勁力,曾翊誠的歷程與Morris更為相似,第一輪指名→嚴重受傷→重返職棒→成為球隊終結者。
無論如何,現在的曾翊誠都與以往的曾傑志有著極大的不同,或許是一度對於棒球生命的絕望讓他現在更加惜福,讓他從一個讓人極度厭惡的選手變成一位最值得尊敬的棒球鬥士,下次到球場,如果曾翊誠有好表現,請 不要吝於給予掌聲,因為這是對認真的球員最大也最真誠的鼓勵!
除了這篇,也在聯盟官網找到職棒雜誌241期的封面報導(4/10/91),標題是1100萬的對決:
蔡仲南
一開始會去接觸棒球,是從姊姊的一句話開始。二姊看到自己的男同學參加學校球隊,每天運動好像很健康的樣子,回家之後開始鼓勵弟弟試試看,當然也對於這家裡唯一的男生有點期待。「我姊姊可能是喜歡那種健康型的男生吧!」小小的蔡仲南也就在有點半信半疑半好玩的情況下加入了棒球隊。球隊裡的小菜鳥,順理成章擔任捕手,很快地要升上國中,但當時並沒有任何青少棒球隊找上蔡仲南,打了兩年棒球的他只好放棄,決定繼續專心往課業發展。也好,因為當時蔡仲南的功課還挺不錯的。
默默努力博得阿甘之名
如果照這樣發展下去,往後的棒球場上再也見不到蔡仲南了,所幸秀峰國中的體育老師出面遊說,組成了棒球隊,將蔡仲南從汐止國中吸納到秀峰國中棒球隊,也開啟了蔡仲南的投手生涯。也因此,當時的體育老師對於阿甘的棒球生涯佔有扭轉全局的重要性,開啟了棒球路。國中畢業後進入台北體院五專部,在此由劉志昇教練為蔡仲南奠下日後的深厚基礎,也隨著青棒、成棒逐步進階,默默苦練的蔡仲南得到了「阿甘」的稱號,也在頻仍出賽的同時淬煉球技並打響知名度,協會盃、金龍旗、春秋季聯賽……投手丘上的蔡仲南,帶領球隊邁向一場場的勝利,享受這種喜悅,也將他的棒球人生帶入另一層境界。
從北體到培訓隊、中華隊,阿甘經常是隊上最年輕的小老弟,卻具有不可小覷的實力,在這樣的環境中,兼以他比較靜、內斂的個性,對於棒球事業的想法,早熟得超越了他的年紀和性格中純真的部分。對於教練交付的訓練與責任,一貫地承受和承擔,更要開始思索對於未來的規劃。評估自己的能力,在努力了這麼多這麼久之後,他相信自己是最好的,這份自信也讓他願意去國外挑戰更高的境界。
然而基於謹慎考量的習慣,在面對一些有點冒險的機會時,反倒裹足不前。朋友說他這是自尋煩惱,因為阿甘似乎總要碰上必須做決定的時刻,決定的結果愈重大,他心中的擺盪幅度也愈大,很難乾脆地拍板定案。
困境中更加激發鬥志
習慣在球隊中的重要地位,並不表示他的心智與人生練達就會同步更新,做決定的關頭,不單是謹慎小心使然,也帶著一點孩子氣不太成熟的想法與作法。儘管簽約時的過程拖延許久,真正到了興農報到,阿甘表現出充分的甘願。這個時機加入興農,球隊士氣高昂,又有優秀的捕手引導,加上放假期間自我的訓練,蔡仲南很快就融入這個新環境。在狀況還未到達顛峰之際,靠著隊友通力合作拿下三連勝,600萬的身價更在隊友之間產生了良性的互動。從以前到現在,阿甘認為自己很棒,也希望自己的球隊是第一,以往會為了戰績連續出賽,現在自然也會全力拚戰。
因為覺得自己「應該要」投出像樣的內容與成績,三月二十二日在嘉義與北體學長宋肇基展開精彩的投手大對決,7局下被陳連宏揮出三壘打時,蔡仲南很氣自己,被對方刺激到了,更激發出他的鬥志,這場比賽阿甘展現過人的抗壓性,以2:1贏得開幕三連勝。
在對方投手表現優秀時,也讓他不放鬆謹慎地投下去。儘管個性內斂,但場上強烈的求勝心,讓這出初職棒的新兵展現出相當霸氣。職棒不僅要表現技術,更需要全面地經營,面對大量的球迷而無法完全置之不理,阿甘也只有試著多付出一些微笑和回應,用他並不習慣的方式感謝這些真心的支持。其實,也不是真的那麼難嘛!
曾翊誠
當絕大部分現役的職棒選手都已經拎著球棒和手套開始基本功的練習時,曾翊誠還只是個純看球的職棒小球迷,當然,那時他還叫曾傑志。在支持兄弟隊的同時,這個小象迷也和同學朋友組成了街頭巷尾雜牌軍,三不五時打著玩。看著球場上陳義信那種臭屁、自信、不可一世、即使連續被轟出全壘打仍然昂首的模樣,小寶覺得那真是帥呆了!有機會的話,真想像他一樣……。
機會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沒有嘗試,怎麼知道不可能?天生那種不服輸的獅子座特性,驅使著小寶在國中畢業的同時,跑到中華中學(榮工)要求教練給他一個機會,這個決定,連父親都相當錯愕,但是仍然全力支持他,帶著小寶找朋友幫忙請託。
永不服輸的獅子
榮工是國內三級棒球最具傳統的勁旅之一,在此之前,所有的球員都是從少棒一路打上來的,或許是小寶的誠意吧!感動了蕭文勝教練,破格收了這個半路出家的自費學生。雖然年紀上是高中,但技術上或許比國中部的學弟還遜,自己付出時間全心苦練,絕不想輸,教練也耐心地從許多基本觀念教起;有些對於從小打球已經成為自然反應的細節、補位動作等等,小寶卻需要從頭學起,在很遠的差距外一點點開始追著同儕。
寒暑假期間,大多數隊友在休息,小寶就自願到球隊充當餵球投手協助加強訓練的球員練打擊,投啊投的,這個只有兩三年正規棒球經歷的投手竟然擁有相當不錯的控球能力。剛開始碰上高三的學長打擊,每個人粗壯的手臂以及背後象徵的猛力攻擊,讓初登投手板的小寶畏懼不已,慢慢地照著教練「不要怕,就投給他們打!」的指示,打者真的愈來愈不可怕了!可見,凡事只要....
很好,不是全文,看來之後得自己去找回完整的文章了...
今年的球季才剛進行2個月,小寶目前是22次後援2次成功2次失敗8個中繼點,防禦率1.565(至5/31),是目前牛棚相當重要的戰力,希望他持續加油!!!